你的位置:百乐娱乐平台可靠吗 > 新闻动态 >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方位变化
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方位变化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9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       传说伏羲俯仰观察,基于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等自然现象,一笔画天,两笔画地,创立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八卦象,包容天地,万象共生,洞察机变。

图片

      后世称之为“先天八卦”,卦象之形为阴阳两爻变化组合,太极生两仪、两仪生四象、四象生八卦,阳先动、阴相随,太阳叠阳之乾为1、太阳叠阴之兑为2,依次排序,所以卦中之数为乾1、兑2、离3、震4、巽5、坎6、艮7、坤8。八卦周而成列,天地定位,再结合“天倾西北、地陷东南”的等天象地理观测认知,从而以乾坤定南北、离坎定东西,山高西北,泽处东南,雷动东北,风起西南,形成了先天八卦的排布方位。

图片

      “河图洛书”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,暗藏星象、阴阳、五行之数理,被誉为宇宙魔方,也有观点认为八卦也源自河图洛书,故而有“河出图、洛出书”的神话传说,但传说一般认为先天八卦受启发于河图、后天八卦受启发于洛书,这一点编者并不认同,河图阐述天地生成的静态规律,洛书展现了天地变化的动态运行,两者黑白点逻辑相同,应为同时期之作,编者曾在专篇论及河图洛书时有所表述,后文也会有所涉及。

图片

    《易传》有言:“天一、地二,天三、地四,天五、地六,天七、地八,天九、地十。”很明显,这是对河图之数的表述,白点为阳、黑点为阴,阳为天、阴为地,故而成此数。且不说河图洛书本身极具传奇色彩,传世图案实际是北宋年间流出于世,真正的河图洛书到底是何种形式、何种内容已无从查证。单就《易传》而论,为《周易》之传,作于《周易》之后,《易传》所纳之数,按常理应合于后天八卦之理。

     《尚书》为现行最早谈及五行的古籍,其中有言:“五行,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后来有人将此五行之说与河图之数结合,加上中国古代术数中分生数、成数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为生数,以生数为基础而有成数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,均为生数加五所得。于是,关于河图之数有歌诀道: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地二生火、天七成之,天三生木、地八成之,地四生金、天九成之,天五生土、地十成之。”结合来看,天一为水、居于北;地二为火、居于南;天三为木、居于东;地四为金、居于西;天五为土、居于中。五行相生相克,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,顺次相生、隔一相克。

     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,阴阳为万物万象的内在属性,五行为万物万象的表征特质,阴阳生八卦,八卦入五行,这样一来,先天八卦的方位也要顺五行而调整,如天一为水、居于北,而坎为水,地二为火、居于南,而离为火,这便与先天八卦方位产生了冲突。

      冬去春来,寒来暑往。北半球的中国大地,遇春而生发,遇夏而盛,长夏似火,秋而肃敛,冬而寒冻,循环往复,周而复始,八卦既为万物,亦在其中。

      春雷滚滚,草木复生,故震为雷、为春、为木;春夏相交,东南风起,润草木无声,故巽为风,居东南,风为扩散,象征草木生发,故巽为木;夏至渐暑,火热袭来,故离为火、居于南;夏秋之间,大地繁茂,丰收在即,西南位为坤,坤为大地,五行为土;秋收民喜,口腹无虞,兑为口、为悦、居于西,西方山高多冷,深秋肃杀,五行属金;秋冬近寒,天倾西北,西北为乾位,五行属金;冬至冰冻,天一为水,坎居北方,五行属水;艮为山,地处中原,东北有太行山脉,艮居东北,五行属土。

      古人的智慧和思考细节已不可考,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,融入了时空参数和周期变化规律的八卦,需要进行新的方位调整,以适应世事万物的现实发展变化。于是,后天八卦新的方位就产生了。

图片

      不仅是方位,后天八卦的卦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:坎1、坤2、震3、巽4、乾6、兑7、艮8、离9,其卦数与洛书相匹配,“戴九履一、左三右七、二四为肩、六八为足”,组成了九宫格,暗含交错有序、合归于道之意。

       所以,文章认为,在先天八卦体察宇宙自然的基础上,后世观复动静结合、阴阳变化,加上五行运化、时空变换等因素,进一步形成了后天八卦;这其中,河图洛书为后天八卦数理逻辑的形成,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空间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